今年,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正式列装了首批中国直-10ME武装直升机,机身披上了标志性的巴军迷彩。这无疑是两国军事合作的一大亮点,也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然而,十年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那时,巴基斯坦为替换老旧的AH-1F直升机启动招标,直-10的早期型号却因性能问题,并未入选。
那么,一款曾被“拒之门外”的装备,何以在十年后,以如此高调的姿态,成为巴军的“空中利刃”?这背后,不仅是中国军工的努力,更离不开华盛顿那两次意外的“神助攻”。
当初为何失利?
时间回到2015年,巴基斯坦陆军启动新型武直招标。当时的直-10,装备的是涡轴-9发动机,在高海拔地区的动力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。
更具体地说,早期的直-10在防护装甲和航电系统方面也存在短板,例如缺乏毫米波雷达和先进的告警系统。这些都未能完全满足巴方对现代化武直的需求。
最终,美国贝尔公司的AH-1Z“蝰蛇”直升机脱颖而出,赢得了那场竞标。巴基斯坦的选择,在当时看来是基于性能的理性考量,直-10的落败也印证了其尚存的差距。
特朗普的神来之笔
谁也没想到,这场看似尘埃落定的交易,会因为美国白宫的政策调整而峰回路转。正是外部环境的剧变,为直-10ME的逆袭铺平了道路。
2018年,一向行事果决的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,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指责巴基斯坦“反恐不力”。紧随其后,美国宣布暂停对巴基斯坦的安全援助。
这项决定,直接导致用于采购AH-1Z的军援贷款被冻结,已谈妥的交易因此中断。原定的赢家就这样意外出局,巴方不得不另寻他路。
遭遇挫折后,巴基斯坦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竞标者——土耳其的T-129武装直升机。然而,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再度重演,原因同样出自美国。
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,特朗普政府以“人权问题”为由,对土耳其实施制裁。其中一项关键禁令,就是禁止向土耳其出口T-129所依赖的美制CTS800发动机。
供应链被切断,土耳其根本无法履行T-129的订单。就这样,第二个有力的竞争者也被迫退出,市场上的主要对手似乎被“清空”了。
十年磨一剑的翻盘
外部创造了机会,但抓住机会靠的还是内功。竞标失利后,中国军工企业并未放弃,而是推出了专门用于出口的升级型号——直-10ME。
这款出口“顶配版”直-10ME,针对早期型号的短板进行了全面优化。最核心的改进在于换装了新型涡轴发动机,功率提升了15%到30%,彻底解决了高原性能的困扰。
同时,直-10ME的航电系统也全面升级,加装了毫米波火控雷达、激光告警系统以及红外干扰弹发射器。全套国产光电瞄准系统,大幅提升了其战场生存能力和夜战效率。
在火力方面,直-10ME能够搭载CM-502KG反坦克导弹,射程达到25公里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它还能发射CM-501X巡飞弹,射程远达50公里。
凭借25-50公里的打击半径,直-10ME能够对印度陆军的主力防空系统,如射程约20公里的“通古斯卡”,形成“防区外打击”的非对称优势。这无疑将深刻改变印巴边境的战场态势。
更重要的是,直-10ME可以与巴基斯坦已有的歼-10CE战斗机、VT4主战坦克等中式装备无缝连接,共同构建网络化作战体系。这种体系融合的优势,是采购单一美式或土式装备难以实现的。
经过多年的空窗期和对升级后直-10ME的深入评估,巴基斯坦最终于2024年底敲定了采购协议。于是,才有了今年直-10ME顺利交付并列装巴军的景象。
直-10ME在巴基斯坦的成功逆袭,绝非偶然。它既是中国军工“十年磨一剑”技术实力的体现,也是巧妙抓住地缘政治窗口期的结果。
这笔交易超越了单纯的武器买卖,它标志着全球军售格局正在形成一种新常态。美国的制裁大棒,在试图打击对手的同时,也可能无意中为战略竞争者铺平道路。
对于中国军工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和市场突围,更是一个地缘政治博弈的经典案例。特朗普总统或许未曾料到,他旨在施压盟友的两次政策调整,却意外为中国武器在南亚大陆,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军售市场,楔入了一枚关键的棋子,改变了地区军事力量的天平。
盛达优配官网-炒股配资股票开户-配资网上开户-正规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